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
各大金融机构需要认识到,发展低碳金融服务业务有助于提高业务利益,树立良好形象,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更加重视低碳金融服务业务。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组织专人处理低碳金融服务业务,使业务顺利发展。因此,由于人才在低碳金融服务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积极招聘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使低碳金融服务业务能够有足够的人员处理。最后,由于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金融服务业务也需要不断更新,需要加强人才培训,适应低碳金融服务业务的变化,打造专业金融人才,满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需要。
2.制定激励措施,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多涉及低碳金融业务“两高一资”行业,但在处理贷款投资时没有专门的能效行业,因此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往往被归类为“两高一资”在这个行业。能效融资项目需要较长时间,期间成本较高,在央行加强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的情况下,银行只能选择有限的信贷规模资源,经营更灵活的信贷项目,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窗口指导规模,需要放宽能效贷款限制,使其规模适当扩大。同时,为了使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开展低碳金融业务,还需要降低商业银行办理碳金融相关业务的税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提高对该业务的热情。此外,还需要及时提供低碳金融业务的有效建议,使金融机构能够顺利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高低碳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效果。
3.完善创新,完善低碳金融业务
除已投入运营的CDM除了项目融资和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外,中国金融机构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特别是中介服务模式,以满足低碳经济项目所需的财政支持5。同时,金融机构需要积极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包括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使节能减排项目获得有效的设备金融租赁服务;利用丰富的金融信息,为低碳项目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帮助项目人员或投资者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安排专门机构处理节能减排项目所需资金,充分发挥基金经理的作用;利用自身托管资金的能力,有效支持碳基金等业务。此外,金融机构常见的保理业务和票据融资业务也可以为节能减排项目提供发展空间,也可以使传统业务成为促进节能减排项目的重要动力。
4.降低金融风险,支持低碳金融业务
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仍存在许多业务风险,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防范。首先,需要采取事先风险防范措施,有效转移或降低风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6。其次,金融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需要选择风险相对较低、担保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项目,提供贷款时可以选择分期投资,显著降低贷款风险。最后,面对法律风险,需要从合同开始,选择精通国际法律的经验丰富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合同制定,使金融机构的贷款、托管等行为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责任保险等商业保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低碳金融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传统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时差相对较大,而在碳金融方面,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时差相对较小。如果碳金融能够继续发展,就可以逐步缩短西方国家碳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因此,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解决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将能力转向低碳经济,不仅能为低碳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能使金融机构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