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碳经济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1.需要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30多年,2008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巨大的碳排放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土壤流失、水污染等巨大成本损失,也迫使中国需要深化资源改革,快速发展低碳经济。目前,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综合应用产业、金融和财政政策,严格控制污染严重、能耗高的产业,在能源市场、电力流动、清洁技术市场和气候适应等方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效促进能源节约、环境污染控制和预防,不断促进环境和能源的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低碳产业、农业和服务业相对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2014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已超过4万亿元,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近7.5万辆。这些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低碳产业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也迫使产业加快向绿色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2.积极参与低碳化国际合作。
温室气体排放和变化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技术、知识和经济的全球化来解决变化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已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因此不能仅仅根据自身实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要重视自主创新,还要积极与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合理转让和共同研发,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缩小低碳技术与先进低碳技术的差距。
二、低碳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催生了新的世界经济规则和模式。
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标准、新技术或专利的出现。最早开发和掌握其技术的国家自然会成为该领域的新领导者和领导者,而其他国家将面临新技术贸易的障碍。因此,在全球经济模式下,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国家将因低碳模式而扩大差距。
2.引发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
现阶段,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布局,碳排放逐渐呈下降趋势,在节能减排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根据全球气候谈判后确定的世界新体系,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加强。仅从长远来看,碳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不断扩大,为发达国家增添了一个新的平台,引领世界。
3.发达国家实施碳税政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碳税是发达国家促进国内企业有效减排的重要政策和方法。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包括排放权和排放税交易,其中碳税最具市场效益,受到相关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的高度赞扬。其税收关税是发达国家希望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能够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发展中国家的高排放、能耗和低能效生产模式将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此外,他们指定的低碳经济相关政策和规则的主导地位也将对国际贸易模式产生影响,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障碍,阻止其显著增长“高碳经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发展最快,远远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应吸收先进的低碳技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近期改进目标和中长期制度建设保障,缩小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跟上可再生能源全球供应链发展步伐,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