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海南税务
  • 海南自贸港
  • 海南免税
  • 产业
  • 宏观
  • 财经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 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1-22 12:55首页:主页 > 产业 > 阅读()
    1、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1.1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从古到今,对农业的关注从来没有改变。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在过去,中国太重视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环境保护。作物种植过程中化学物质、农药、薄膜等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伴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所以建设生态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著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无毒有机食品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生态农业的开发与推广日益受到大众的欢迎。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结合当地特点,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寻找更加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当地作物的经济技术支持,构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健康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此外,实现生态农业对平衡自然生态链、发展地方经济、建立完善的商业供给链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3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一,要推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正常发展。第二,随着中国农业生态观念的转变,种植时要根据作物的不同性状,进行有效搭配,合理布局,以物种之间的关系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这样,既保护了水土资源,又促进了农业资源多元化发展。
    1.4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
    首先,随着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者与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农业生产效益逐年提高。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
    2.1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这一理念技术性和科学性并存,它最早产生于20年代末,由于当时技术的落后,我国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不足,同时也间接地受到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的冲击。在这种严峻的挑战面前,一些科技人员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进行分析,将其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初步形成了生态产业建设的雏形,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方法。生态产业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我国特有的技术体系,同时,对各行业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证明了生态产业的发展是可行的,可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建设生态农业,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经济、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从而形成新的农业体系。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注重产量的同时,合理种植,增加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建设,如今,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有了很大的进展,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2.2农业经济结构优化。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农产品是否健康、绿色等问题,为适应当今多样化、多需求的市场特点,农业经营模式要创新,在保障产量的同时也要确保环境不被污染。以农业为基础,通过生产和加工产品,发展绿色可食用有机食品,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合理地组织能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活动,对地方产品的特色有积极的宣传作用,可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与市场接轨,产业链条多层的建设,可以促进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促进产销一体化,发展主导产业。提高销量,提高效益。
    2.3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业市场提供更丰富的品种,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强调高效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无公害是生态农业的最大亮点,因此,为实现生态农业的生态化,在给农产品喂料时,选择绿色环保肥料,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周边土地及周围作物造成破坏。注意科学种植,既能提高土壤利用率,又能防止土壤组分的流失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在建立农产品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实施可以使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2.4农业生产方式的建立。
    要有效地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农业发展为目标,保护当地生产环境,运用生物工程和农业工程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方法,并提高其生产能力。另外,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农产品的质量,剩余农产品的处理要结合当地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环境进行再加工或饲喂,把种养和散养结合起来,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在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利用中,使我国农产品的“数量”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产品的卫生问题,是否做到了绿色无污染,让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还能增强同行业的竞争能力,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效益。发展粮食无公害是我国生态农业重点建设的目标,它既要注重环境保护,又要注重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为生态农业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要发展农业经济,还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完善在这方面的评价指标,随时调整和加工我国农产品品种,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与此同时,要及时补充生产系统管理模式,使系统更系统化,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高效而可持续的发展。
    2.5?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过去传统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土壤成分被破坏,土地质量发生变化,对作物生长不利,连它的种植都不适宜,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实施生态农业,不仅改善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而且加速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此,我国应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时代变化的生态模式,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确保环境不受破坏。实施生态农业,既能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提高其购买欲望。所以,建设生态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3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方式,通过现代栽培技术,使我国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开展生态农业,既能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海南税务 - 海南自贸港 - 海南免税 - 产业 - 宏观 - 财经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876844202 官方微信:yqwwhb 服务热线:yqwwhb

    琼ICP备2021006131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702000284号

    Copyright © 2019-2029 财税海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