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海南税务
  • 海南自贸港
  • 海南免税
  • 产业
  • 宏观
  • 财经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1-30 00:42首页:主页 > 宏观 > 阅读()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革命浪潮。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确要求。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坚持培育生态文化为重要支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如何解读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的新内涵,构建促进生态文化发展的体系,探索生态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现状与问题分析
    截至目前,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正在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生态乡镇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各地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创造示范工作成果显著,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生态文化的区域差异特征,演变特征没有得到重视,在具体实践层面缺乏对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研究,各地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认知不足”、“制度不足”、“主体不足”等问题。
    (1)认知不足
    根据环保部2014年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处于“认同度高、认知度低、实践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认知度和实践度分别为74.8%、48.2%和60.1%。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具有“理解率高、准确率低”的特点。此外,经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影响很大。东部地区的知名度和实践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认可度不如中西部地区;被调查人员的文化程度越高,知名度越高,但认可度和实践程度不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生态文化认知不足是生态文明意识传播不畅的重要原因。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专家研究的专业词汇。生态文化没有本土化、标准化和普及,导致公众对生态文化认知不足。
    (二)缺乏制度
    区域生态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建设体系。根据区域生态文化推广经验,生态文化理念与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一体化不高,没有成熟的实践体系,生态文化培育嵌入具体生态建设,生态文化指导和文化意识培养意识不足。提高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的培养并不孤立。必须按照制度逐步提高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3)主体缺位
    2014年环境保护部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公共生态文明意识具有强烈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人员普遍认为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这也间接地反映了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企业、NGO它是生态文化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目前,生态文化培育的领导者主要集中在政府、企业、NGO尚未在生态文化的传播和培育中发挥应用作用。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海南税务 - 海南自贸港 - 海南免税 - 产业 - 宏观 - 财经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876844202 官方微信:yqwwhb 服务热线:yqwwhb

    琼ICP备2021006131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702000284号

    Copyright © 2021-2025 财税海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