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海南税务
  • 海南自贸港
  • 海南免税
  • 产业
  • 宏观
  • 财经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 福建省低碳排放绿色贸易增长

    发布时间: 2023-01-30 00:44首页:主页 > 宏观 > 阅读()
    福建省低碳经济背景下贸易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低碳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低碳产业的发展对福建对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福建省应根据当前绿色贸易的特点,尽可能促进贸易结构向低碳的转变。目前,福建省贸易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福建省低效加工贸易阻碍了贸易结构的优化
    在福建省出口产品中,工业成品占很大比例,总量仍在增加。然而,由于我省低效加工贸易的增长,工业成品出口量不断增加。虽然加工贸易在我省对外经济活动交易量中的比例不大,但出口加工贸易促进了我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频繁的出口加工贸易活动也给我省带来了资源消耗、碳排放飙升等问题。加工贸易集中在第二产业,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扩展,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相冲突。福建省大量高能耗、重污染加工企业,加剧了对外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此外,福建省大多数出口加工企业都采取了低成本的竞争策略。与高清洁能源相比,煤炭等低价传统能源是加工企业的首选。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出口加工企业很少投入资金处理传统能源使用后产生的排放物和废物,这对福建省低碳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其次,以工业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也促进了福建省能源、资金和人力资源向第二产业的流动。大量资源流入第二产业,投入其他产业的资源必然会减少,这必然会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才能产生低碳、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福建省低效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利于福建省贸易结构的优化,必然影响福建省低碳排放绿色贸易的增长。
    (2)福建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借助微笑曲线分析我省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图2的微笑曲线是两端向上的曲线。商品收入来源最高的部分位于微笑曲线的顶端:技术、专利、品牌和服务;收入来源最低的部分位于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组装和制造。发达国家的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非常注重企业的创造力。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多位于微笑曲线的顶端,占据着高科技含量和高利润的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承担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制造和组装工作,因为创造水平不高,所以只能屈服于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能源和劳动力,只获得了廉价的加工费。就目前阶段而言,我省出口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仍较高,而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低。我省大部分企业成为出口加工企业,主要原因是企业创造能力较低。加工制造企业位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只获得微薄的加工成本。因此,我省大部分企业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回报周期长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最终导致我省加工制造企业难以生产高科技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导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品占对外贸易份额较小。为优化我省贸易结构,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省出口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创新能力,出口低碳高附加值产品。
    (3)福建省服务贸易各产业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落后,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产业是一个能源利用较少、收入较高的低碳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其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省服务贸易产业发展迅速稳定,但仍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福建省的对外服务交易量集中在劳务输出、海洋运输、旅游服务等传统产业。在金融、信息等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福建省发展水平较低,不利于我省对外服务业的长期发展。其次,福建省服务业许多部门经营机制僵化,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福建省服务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最后,我省服务贸易相关政策的透明度不高,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则,规范各行各业的服务贸易行为标准。
    (4)福建省对外贸易市场分布不平衡,不利于贸易结构的可持续转型
    目前,福建省对外经济活动销售市场主要分布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2013年,我省出口总额为1064.74亿美元。其中,对上述三大经济体的出口总额占我省出口总额的43.89%。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崇尚低碳理念,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进口商品的环保质量标准较为严格。福建省出口的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必然会受到比发展中国家市场更严格的低碳标准,甚至受到低碳标准和规则的制约和处罚。同时,对外贸易市场分布不平衡也削弱了福建省出口企业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能力。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直接导致福建省多家出口企业倒闭。目前,福建省应大力开拓亚非拉等新兴市场,积累出口相对优势产品资金,进一步投入研发和科技创新,推动我省贸易结构持续转型。
    (5)外资企业在福建省对外贸易中仍占很大比重,不利于贸易结构的健康转型
    自中国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企业在我省对外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企业在当地经营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另一方面,它们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这对当地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劳动力价格日益上涨的今天,外资企业将因成本上涨而进行产业转移,这严重威胁到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健康转型。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海南税务 - 海南自贸港 - 海南免税 - 产业 - 宏观 - 财经 - 评论 - 人物 - 投资理财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876844202 官方微信:yqwwhb 服务热线:yqwwhb

    琼ICP备2021006131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702000284号

    Copyright © 2021-2025 财税海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