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它已成为国际贸易和国家经济决策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低碳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以中国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我们也希望通过低碳经济适应国际规则,发展国际贸易,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在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产品、技术等服务环节,而且规则竞争也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迎合低碳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国还应尽快了解和掌握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具体影响,积极接受、参与、转型,合理利用规则,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一、关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它是由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生态灾害和人类活动污染引起的经济生态环境。由于环境的恶劣变化,也导致人类能源使用的恶化甚至枯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全球气候变暖每升2次℃世界上15%~40%的物种濒临灭绝,每增加4%℃在此背景下,人类必须解决能源短缺和高碳排放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因此,低碳经济应该是解决当前气候恶化危机的最佳途径,也是人类未来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实际上并没有形成社会约定的统一定义,一方面是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历史还早,其内容研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体系非常复杂。一方面,低碳经济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简单任务,而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社会体系项目。必须配合国际标准法和政府政策,整合大量科技研发投资,确保能够稳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因此,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延伸也在日新月异,对国际贸易规则等全球问题的影响也很大[1]。
二、分析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目前,低碳经济正在逐渐升温,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因此,像欧洲和美国一些发达国家也制定国际规则,希望领导国际低碳经济,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得有利优势,开展了大量的单边和双边贸易工作,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说,全球低碳经济和投资将极大地促进低碳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方向,甚至对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产生重大影响。为此,中国必须做出正确的反应,明确国家在国际贸易规则变化过程中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变化,像发达国家一样,努力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参与者,最终逐步参与规则制定过程,使国家在未来的规则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1.低碳经济对区域双边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必然会对区域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过程产生影响,因为多哈回合谈判也陷入了各国农业和非农业问题的僵局,谈判过程相当缓慢。某些WTO成员国希望将国家贸易自由化转变为区域贸易协定,特别是在双边贸易协定方面,包括当前国际市场经济问题WTO未涉及的问题(劳动、环境)纳入国际贸易规则,寻求国家政策与环境技术的有机合作,引导各国走向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因此,总的来说,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各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WTO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共同的核心利益点。就WTO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肯定会影响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新制定,即区域贸易协定内容的变化,这也将成为未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区域贸易协定作为相对容易与贸易相关的关键点,由于参与成员国较少,很容易达成协议,形成国际共同意见组织。因此,客观地说,低碳经济的出现起到了增强国家多边谈判能力的作用,未来提供的产品、服务和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各国都需要更好的贸易自由化发展原则,快速实现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输出,为区域贸易协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2]。
2.分析低碳经济对国际自愿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不仅仅单地代表某个国家解决气候问题,而是希望更多的国家通过合作发展实现共同解决。因此,包括WTO,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也希望依靠区域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共同促进气候变化问题的调查,并寻求解决。以上内容也是改变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一些非官方活动和规范也不断影响国际贸易规则,逐步转化为有效的可操作性标准,帮助低碳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具体来说,下面从两点进行分析。一是非政府民间组织制定的温室气体会计准则,是低碳经济对国际资源贸易规则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非政府组织、民营企业联合组织、智库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WRI国际资源研究所、温室气体会计系统(GHGProtocol)共同形成了全球温室气体会计的主要工具,为温室气体测量和项目会计制定了标准,构建了计算框架,得到了各机构的共同认可,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制定温室气体会计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企业碳排放的计算来看,温室气体会计系统主要针对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直接碳排放,如企业直接生产的排放源;二是企业间接碳排放,涵盖企业采购电力、供热、制冷设备的间接排放;三是价值链上下游排放,促进企业减少整体碳排放,为供应商提出更低碳要求。当上述三个方面发生并影响国际供应链时,它们将对国际自愿贸易原则产生重大影响。二是企业低碳供应链的要求,因为在制定低碳规则的过程中,企业应作为最重要的参与者,通过价值链和供应链实现低碳经济的运作。目前,沃尔玛、乐购等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纷纷表现出低碳经济发展态度,在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中制定了各种低碳经济战略。这些也被认为是价值链上游的低碳要求,会影响国际贸易标准的制定,甚至影响国家出口贸易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客观地说,工业国际规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规则,如航空行业跨境排放问题,这是一个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依靠多个国家联合制定相关规则,提出基于行业性质或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在权威机构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因此,工业国际组织在制定规则时必然会对服务贸易产生客观影响,低碳经济等服务贸易行业的主观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过程,两者相辅相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