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化,使各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知识.技能.创造和使用诸如人力资本和信息之类的无形资产;因此,各国都把加快科技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我国目前企业中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并就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如何有效地利用无形资产,谈些粗略的见解。
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和特征。
1.无形资产的内涵。有形资产是无形固定资产的缩写,通常是指资源的无形资产。它是指主要以知识形式存在而非物质形态的重要经济资源。
当代企业资产概念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部分,凡与企业生产活动有关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有形实体资产,均属无形资产。作为以知识形式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并且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独立。无形中产是依附于油性资产而存在的,即缺乏独立性,它不能不依靠有性资产而独立发挥,体现一种权利或取得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二,转换性。尽管无形资产是无形的、无形的、无形的资产,但是它与有形资产的结合,能够互相转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增值。能够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增值功能的无形资产本身不会损失。许多名牌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远高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年销售收入。
第四,交易性质。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有交易性质的。
第五,潜在性。“无形资产式”是在生产经营中自己日积月累地不断努力,经过长期积累,逐渐培养出来的,潜在存在于企业,如经验.技能.人才.企业精神.员工素质.企业信誉等。
二、加强无形资产保护。
因为无形资产本身具有隐蔽性、非独立性等特征,很容易被忽略,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以成为企业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大力宣传普及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树立现代资本观念,让人一到,不只是企业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十大企业无形资产,又使它们一是一家企业长期建立的内部协调关系.与债务债务人的合作关系.稳定的销售渠道.地理位置.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要对企业、社会、政府等方面进行检查,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可采取下列措施:
1.为企业中无形资产保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国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制订关于评估和保护无形资产的专门法律法规,既要推广应用、完善现行法律规范,又要顺应形势,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入世以后,加强对无形资产保护国际化的重视。政府部门和上级机关要提高对无形资产保护和管理的认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无形资产实行强制执行,提高企业及社会公众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
2.企业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管理,注重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与评估。首先,企业要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和对无形资产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对无性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对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给予充分重视,强化无形资产的取得.分期摊销.对外投资转让的会计处理;应当适时对无形资产进行监督,对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进行评估和确认,确保无形资产保值增值,主动把握企业的无形财富。尤其目前企业对外资产重组.租赁.并购.资产置换等经济活动相当频繁,无形资产的运营和交易也显得异常活跃,通过内部核算和管理无形资产,可在交易过程中减少无谓损失。同时,企业也要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着手,做好无形资产的保护与保密性。专有技术.配制.特殊工艺等无形资产,有专人专门管理,以防丢失或被盗。物权交易中,要重视无形资产的安全防护,加强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等商业秘密的保护,运用高科技手段维护企业无形资产的安全,防止因信息泄露造成的无形资产流失。
3.注意合理安排人才。一般情况下,企业可给予重要员工一定的股票期权,与接触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予以约束;在涉及无形资产的交易中,要注意人才的合理安排,防止人才流失,防止技术外流,如跳槽夺走重要的技术=。
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1.必须确立无形资产管理系统。
对无形资产予以重视,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是我国企业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21世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无形资产的制度建设则是使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为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将无从谈起。
2.管理无形资产系统的系统。
一项无形资产管理是一种企业的无形资产制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含会计).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情报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一般而言应当包括:在无形资产开发方面的管理制度,在无形资产的权益(获得、维护、保护)方面的管理制度。外部许可无形资产.转让.合作管理系统,无形资产档案管理系统,无形资产投入产出考核系统。无形资产融资管理系统。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系统。无形资产审计管理系统,管理无形资产的投资等,规定的原则是既要考虑到无形资产本身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产出,还应考虑到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特殊要求和管理。